国内针对滑动轴承磨损一般采用的是补焊、镶轴套、打麻点等方法,但当轴的材质为45号钢(调质处理)时,如果仅采用堆焊处理,则会产生焊接内应力,在重载荷或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可能在轴肩处出现裂纹乃至断裂的现象,如果采用去应力退火,则难于操作,且加工周期长,检修费用高;当轴的材质为HT200时,采用铸铁焊也不理想。一些维修技术较高的企业会采用电刷镀、激光焊、微弧焊甚至冷焊等,这些维修技术往往需要较高的要求及高昂的费用。 对于以上修复技术,在欧美日韩企业已不太常见,发达国家一般采用的是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和纳米技术,高分子技术可以现场操作,有效提升了维修效率,且降低了维修费用和维修强度。 滚动轴承发热的原因及其排除方法 (1)原因:轴承精度低 方法:选用规定精度等级的轴承。 (2)原因:主轴弯曲或箱体孔不同心 方法:修复主轴或箱体。 (3)原因:皮带过紧 方法:调整皮带使松紧适当。 (4)原因:润滑不良 方法:选用规定牌号的润滑材料并适当清洁。 (5)原因:装配质量低 方法:提高装配质量。 (6)原因:轴承内外壳跑圈 方法:更换轴承及相关磨损部件 。 (7)轴向力太大 方法:清洗、调正密封口环间隙要求 0.2~0.3mm 之间,更正叶轮平衡孔直径及校验静平衡值 。 (8)轴承损坏 方法: 更换轴承。 SKF轴承表现出晚期故障特征到出现严重故障(一般为轴承损坏如抱轴、烧伤、沙架散裂、滚道、珠粒磨损等)时间大都不超过一周,设备容量越大,转速越快,其间隔时间越短。因此,在实际调心球轴承故障诊断中,一旦发现晚期故障特征,应果断判断轴承存在故障,尽快安排检修。 使用因素主要是指安装调整、使用保养、维护修理等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根据SKF轴承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的技术要求,对运转中的SKF轴承所承受的载荷、转速、工作温度、振动、噪声和润滑条件进行监控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进行调整,使其恢复正常。 首先,锭子中的纺锭轴承在运转时,要充分保证润滑,并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定期加润滑油,不可长时间断油。所以,对于用户企业来讲,应选用更好、更合适的锭子 润滑油。新型专用锭子油可以显著地提高润滑性能,延长换油周期,延长锭子和调心球轴承的使用寿命,还具有较好的防锈、防腐性能等。 其次,采用增强尼龙材料保持架的轴承,使用温度应低于120℃,严禁油煮清洗。 另外,锭子保养清洗时应注意方法,防止损坏、划伤滚柱表面。要尽量清除SKF轴承部位的残留物,应采用冲洗、抽吸锭脚内部清洗余油的方法为佳。要注意避免采用倾倒式而使清洗垃圾积聚残留在轴承部位,导致调心球轴承产生噪音、磨损失效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