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机械网! 登录或加入
机械网
热搜机床轴承齿轮
产品目录:
电话:13601429513
邮箱:twyy@twyeya.com
电话:15906753990
邮箱:3569126161@qq.com
电话:18830600691
邮箱:
电话:18676908896
邮箱:516668020@qq.com
电话:18033656583
邮箱:2103157321@qq.com
产品列表
  • 二、静止部件的拆装 在泵体分解后,应对各个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损坏或缺陷,要予以修复或更换。本节将介绍对静止部件的检查与修复。 1、 泵壳(中段) (1)止口间隙检查 多级泵的相邻泵壳之间都是止口配合的,止口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影响泵的转子与静止部分的同心度。检查泵壳止口间隙的方法如下: 将相邻的泵壳叠置于平板上,在上面的泵壳上放置好磁力表架,其上夹住百分表,表头触点与下面的泵壳的外圆相接触,如图所示 2、 导叶 多级泵的导叶若采用不锈钢材料,则一般不会损坏;若采用锡青铜或铸铁,则应隔2~3年检查一次冲刷情况,必要时更换新导叶。凡是新铸的导叶,在使用前应用手砂轮将流道打磨光滑,这样可提高效率2%~3%。此外还应检查导叶衬套(应与叶轮配合在一起)的磨损情况,根据磨损的程度来确定是整修还是更换。导叶与泵壳的径向配合间隙为0.04~0.06mm,过大时则会影响转子与静止部件的同心度,应当予以更换。用来将导叶定位的定位销钉与泵壳的配合要过盈0.02~0.04mm,销钉头部与导叶配合处应有1.0—1.5mm的调整间隙。导叶在泵壳内应被适当地压紧,以防高压泵的导叶与泵壳隔板平面被水流冲刷。通常,压紧导叶的方法是在导叶背面叶片的肋上钻孔,加装3~4 个紫铜钉(尽量靠近导叶外缘,沿圆周均布),如图2-5 所示,利用紫铜钉的过盈量使导叶与泵壳配合面密封。加装的紫铜钉一般应高出背面导叶平面0.50~0.80mm。 水泵的驱动 一般由发动机的曲轴通过V带驱动。传动带环绕在曲轴带轮和水泵带轮之间,曲轴一转水泵轴也就跟着运转,水泵轴又带动叶轮转动,从而实现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叶轮是水泵工作的核心,叶轮本身的运动很简单,只是和轴一起旋转。但由于叶片的作用,叶轮中液体的运动是很复杂的;一方面随叶轮旋转作牵连运动,一方面在叶片的驱驶下不断地从旋转着的叶轮中甩出,即相对叶轮的运动。因此叶轮的外径大小,叶轮叶片的高低及角度,以及与水泵壳体的间隙,直接影响着水泵的性能。
  • 二、水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 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广义上的水泵是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包括某些输送气体的机械。水泵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水泵(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世纪)、水车(公元1世纪) ,以及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 西比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水泵-灭火水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叶片滑片水泵的记载, 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水泵 。1689年,法国的D.帕潘发明了4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水泵。1818年 ,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片 、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离心水泵。1840~1850年,美国的H.R.沃辛顿发明了水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水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水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水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水泵成为可能。随后,各种水泵相继问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水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和应用也日渐扩大。 轴的密封形式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泵采用填料密封时,填料环的位置安放要正确,填料的松紧程度必须适当,以液体能一滴一滴渗出为宜。泵的各种密封元件装在密封腔内,腔内要通入一定压力的水,起水封、水冷、或水润滑的作用,在轴封处装有可更换的轴套,以保护泵轴。 轴的密封形式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泵采用填料密封时,填料环的位置安放要正确,填料的松紧程度必须适当,以液体能一滴一滴渗出为宜。泵的各种密封元件装在密封腔内,腔内要通入一定压力的水,起水封、水冷、或水润滑的作用,在轴封处装有可更换的轴套,以保护泵轴。 1、概述 1.1 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是我厂在D型煤矿用卧式单吸多级离心泵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种耐磨多级离心泵。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高效节能,耐磨可靠,寿命长。适用于输送清水及固体颗粒含量不大于1.5%(体积浓度)的中性矿井水(粒度小于0.5mm),以及类似的其他污水的液体。特别适用于煤矿等矿山排水。 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输送的介质温度不高于80℃。
  • 二、水泵的定义与历史来源 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广义上的水泵是输送流体或使其增压的机械,包括某些输送气体的机械。水泵把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能源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 水的提升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十分重要。古代已有各种提水器具,如埃及的链水泵(前17世纪)、中国的桔槔(前17世纪)、辘轳(前11世纪)、水车(公元1世纪) ,以及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杆等。公元前200年左右,古希腊工匠克特 西比乌斯发明了最原始的活塞水泵-灭火水泵。早在1588年就有了关于4叶片滑片水泵的记载, 以后陆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回转水泵 。1689年,法国的D.帕潘发明了4叶片叶轮的蜗壳离心水泵。1818年 ,美国出现了具有径向直叶片 、半开式双吸叶轮和蜗壳的离心水泵。1840~1850年,美国的H.R.沃辛顿发明了水泵缸和蒸汽缸对置的蒸汽直接作用的活塞水泵,标志着现代活塞水泵的形成。1851~1875年,带有导叶的多级离心水泵相继发明,使发展高扬程离心水泵成为可能。随后,各种水泵相继问世。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水泵的效率逐步提高,性能范围和应用也日渐扩大。 二、静止部件的拆装 在泵体分解后,应对各个部件进行仔细检查,若发现损坏或缺陷,要予以修复或更换。本节将介绍对静止部件的检查与修复。 1、 泵壳(中段) (1)止口间隙检查 多级泵的相邻泵壳之间都是止口配合的,止口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影响泵的转子与静止部分的同心度。检查泵壳止口间隙的方法如下: 将相邻的泵壳叠置于平板上,在上面的泵壳上放置好磁力表架,其上夹住百分表,表头触点与下面的泵壳的外圆相接触,如图所示 一、什么是水泵?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水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水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水泵、动力式水泵和其他类型水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水泵和水轮水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水泵和多级水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水泵和计量水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水泵、油水泵和泥浆水泵等。
  • 三、转子部件的拆装 转子部件主要有泵轴、叶轮和平衡盘等。水泵能否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与转子的结构、平衡精度及装配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这几个主要部件的检修工艺进行介绍。 1、泵轴 轴是水泵的重要部件,它不仅支承着转子上的所有零部件,而且还承担着传递扭矩的作用。 (1)泵轴的检查与更换 泵解体后,对轴的表面应先进行外观检查,通常是用细砂布将轴略微打光,检查是否有被水冲刷的沟痕、两轴颈的表面是否有擦伤及碰痕。若发现轴的表面有冲蚀,则应做专门的修复。在检查中若发现下列情况,则应更换为新轴: 1) 轴表面有被高速水流冲刷而出现的较深的沟痕,特别是在键槽处。 2) 轴弯曲很大,经多次直轴后运行中仍发生弯曲者。 (2)轴弯曲的测量方法及校正 2.4轴承部分 除MD6-25、MD12-25型泵轴承采用《GB/T292-94》角接触球轴承以外,其余泵型的整个转子由两端的圆柱滚子轴承《GB/T283-94》支承;轴承采用3号通用锂基润滑脂润滑。由于MD6-25、MD12-25型泵轴承采用了《GB/T292-94》角接触球轴承,所以转子无轴向窜动量,其余泵型的转子应有轴向窜动量。 2.5平衡部分 由于叶轮前后盖板受压面积不等,产生轴向力,此轴向力由平衡装置承担。泵的平衡装置由平衡盘、平衡套、平衡环组成。泵的平衡室由吐出段(出水段)、填料函体(尾盖)、平衡水管部件所组成,平衡水管部件jue对不允许堵塞,可用闸阀调节平衡水管部件内水的流动。 2、 导叶 多级泵的导叶若采用不锈钢材料,则一般不会损坏;若采用锡青铜或铸铁,则应隔2~3年检查一次冲刷情况,必要时更换新导叶。凡是新铸的导叶,在使用前应用手砂轮将流道打磨光滑,这样可提高效率2%~3%。此外还应检查导叶衬套(应与叶轮配合在一起)的磨损情况,根据磨损的程度来确定是整修还是更换。导叶与泵壳的径向配合间隙为0.04~0.06mm,过大时则会影响转子与静止部件的同心度,应当予以更换。用来将导叶定位的定位销钉与泵壳的配合要过盈0.02~0.04mm,销钉头部与导叶配合处应有1.0—1.5mm的调整间隙。导叶在泵壳内应被适当地压紧,以防高压泵的导叶与泵壳隔板平面被水流冲刷。通常,压紧导叶的方法是在导叶背面叶片的肋上钻孔,加装3~4 个紫铜钉(尽量靠近导叶外缘,沿圆周均布),如图2-5 所示,利用紫铜钉的过盈量使导叶与泵壳配合面密封。加装的紫铜钉一般应高出背面导叶平面0.50~0.80mm。
  • ②排出管线 排出管径:排出管径与浆体性质、沉降流速有关,一般情况下,排出管径与泵的出口直径相等或稍大。 出口闸阀:出口闸阀应与排出管径相同。 压力表:位于泵出口和di一个阀门之间的直管段上。 ③泵管路配置注意事项 管路布置如图5所示:②排出管线 排出管径:排出管径与浆体性质、沉降流速有关,一般情况下,排出管径与泵的出口直径相等或稍大。 出口闸阀:出口闸阀应与排出管径相同。 压力表:位于泵出口和di一个阀门之间的直管段上。 ③泵管路配置注意事项 管路布置如图5所示: 四、运转 1、起动 起动前按下列步骤检查整个机组: (1)泵应安放在牢固的基础上,以承受泵的重量,以及拧紧地脚螺栓,以防振动; (2)管路和阀门应加支撑,不得把管路及阀门重量压在泵上; (3)对于填料加付叶轮组合式密封或填料密封式渣浆泵,用手按泵转动方向转达轴,轴应能带动叶轮转动,不应有摩擦,否则应调整叶轮间隙。该系列泵随着工作压力的不同,托架型式也有所不同,如图3、图4所示两种结构,现逐一介绍其叶轮间隙的调整方法; 叶轮由前盖板、后盖板、叶片、背叶片构成。叶片为扭曲叶片,通常有3-6枚。背叶片分布在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外侧,通常为8枚。叶轮的材质为高铬合金铸铁,叶轮与轴为螺纹联结。 ?涡壳)。 叶轮由前盖板、后盖板、叶片、背叶片构成。叶片为扭曲叶片,通常有3-6枚。背叶片分布在前盖板和后盖板的外侧,通常为8枚。叶轮的材质为高铬合金铸铁,叶轮与轴为螺纹联结。 ?涡壳)。
  • 2.ZJL型渣浆泵的结构特征与型号 (1)ZJL型渣浆泵的结构特征 ZJL型渣浆泵主要由叶轮、涡壳、后护板、轴套、支架、支撑板、轴、轴承、轴承体等零件组成。叶轮、涡壳、后护板的材质为高铬合金铸铁,叶轮与轴采用螺纹联接,涡壳、支架、轴承体用螺栓联接。泵轴与电机可采用联轴器直联传动或皮带传动。ZJL型泵的轴承采用油脂润滑。该系列泵为无轴封泵。 图3所示托架的叶轮间隙调整方式为:叶轮向后调整时,打开调整孔盖3,松开调整螺母2,拧调整螺母1,间隙达到要求后,拧紧调整螺母1和2,装上调整孔盖3;向相反方向调整时,松螺母1,拧螺母2即可。 图4所示托架的叶轮间隙调整方式为:叶轮向前调整时,松开调整螺钉1,拧压紧螺钉2,使间隙达到所需要求;向相反方向调整时,松开压紧螺钉2,拧调整螺钉1,间隙达到所需要求后,再拧紧压紧螺钉2。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 ZGB渣浆泵简介 ZGB渣浆泵泵体泵盖及过流部件:该系列泵为卧式、垂直中形式、双泵壳结构渣浆泵。泵体和泵盖带有可更换的金属内衬,内衬材质为高铬耐磨合金材料,内衬可一直用到磨穿为止,延长维修周期,降低运行成本。泵的出口方向可按8个角度旋转安装。 ZGB渣浆泵简介 ZGB渣浆泵泵体泵盖及过流部件:该系列泵为卧式、垂直中形式、双泵壳结构渣浆泵。泵体和泵盖带有可更换的金属内衬,内衬材质为高铬耐磨合金材料,内衬可一直用到磨穿为止,延长维修周期,降低运行成本。泵的出口方向可按8个角度旋转安装。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起吊没有包装箱的泵,按下列要求执行: (1)起吊不带底座或只带单独底座的卧式泵,起吊重心应在托架的侧面方孔靠近泵头处,钢丝绳应由此处穿过垂直向上与起重吊钩联接。为保持泵的平衡,应在泵壳上的吊环螺钉与起重吊钩之间设置辅助起吊钢丝绳。托架盖上和前后泵壳上的吊环螺钉是为拆装托架盖或前后泵壳而设置的,不得单独用于整体泵的起吊,以免造成事故。
  •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一) 维护保养 ZJ系列渣浆泵整机在出厂前均已调整好,用户在进货后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不必进行拆检。仅检查转动是否灵活,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管径大小要考虑系统阻力、浆体的临界沉降流速等综合因素。吸入管应尽量短而直。在泵的吸入口处,zui好配备一段与进口直径相同的直管段,其长度应不小于3倍进口直径。吸入管内流速一般为1.5~2.5 m/s ,视输送浆体的沉降流速而定。 管径大小要考虑系统阻力、浆体的临界沉降流速等综合因素。吸入管应尽量短而直。在泵的吸入口处,zui好配备一段与进口直径相同的直管段,其长度应不小于3倍进口直径。吸入管内流速一般为1.5~2.5 m/s ,视输送浆体的沉降流速而定。 起吊没有包装箱的泵,按下列要求执行: (1)起吊不带底座或只带单独底座的卧式泵,起吊重心应在托架的侧面方孔靠近泵头处,钢丝绳应由此处穿过垂直向上与起重吊钩联接。为保持泵的平衡,应在泵壳上的吊环螺钉与起重吊钩之间设置辅助起吊钢丝绳。托架盖上和前后泵壳上的吊环螺钉是为拆装托架盖或前后泵壳而设置的,不得单独用于整体泵的起吊,以免造成事故。
  • 另一种方法是用磁力百分表配合塞尺找正联轴器。将磁力百分表固定在一边联轴器外圆上并盘车,百分表测头放在对面联轴器外圆上,观看百分表的跳动不应大于0.15mm[图3,(c)]。联轴器的间隙用塞尺测量,其zui大误差应不大于0.10mm [图3,(b)]。 另一种方法是用磁力百分表配合塞尺找正联轴器。将磁力百分表固定在一边联轴器外圆上并盘车,百分表测头放在对面联轴器外圆上,观看百分表的跳动不应大于0.15mm[图3,(c)]。联轴器的间隙用塞尺测量,其zui大误差应不大于0.10mm [图3,(b)]。 筒式托架均采用油脂润滑,主要由托架体、轴承体、轴、轴承、轴承顶套、轴承压盖、油封、油杯、挡水盘、拆卸环等零件组成,见续图1中16b。筒式托架只适用于200ZJ及以下功率较小的泵型,目前仅有T200ZJ-I-A70、T200ZJ-I-A60、T150ZJ-I-A60三种规格。 ZJ型泵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 2、轴封部分 付叶轮加填料组合式密封:该种密封型式是我厂采用可靠性设计方法研制的高性能密封,它使轴封的泄漏减少到了zui小。针对某些不允许稀释、不允许加轴封水的特殊工况(单级)也能正常工作,并达到无任何泄漏的效果。付叶轮、减压盖、轴套均采用耐磨材料制造,维修量少、使用寿命长,使整体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大大提高。 系列渣浆泵为双泵壳结构,即泵体、泵盖带有可更换的耐磨金属内衬(包括护套、护板等),如图1。泵体、泵盖根据工作压力采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制造。该系列泵均为垂直中开式,吐出口方向可按45o间隔八个角度旋转安装。叶轮前后盖板设有付叶片以减少泄漏及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 四、运转 1、起动 起动前按下列步骤检查整个机组: (1)泵应安放在牢固的基础上,以承受泵的重量,以及拧紧地脚螺栓,以防振动; (2)管路和阀门应加支撑,不得把管路及阀门重量压在泵上; (3)对于填料加付叶轮组合式密封或填料密封式渣浆泵,用手按泵转动方向转达轴,轴应能带动叶轮转动,不应有摩擦,否则应调整叶轮间隙。该系列泵随着工作压力的不同,托架型式也有所不同,如图3、图4所示两种结构,现逐一介绍其叶轮间隙的调整方法; (4)脱开电联器,开动电机,检查电机转动方向,应保证泵轴按泵体上所标记的箭头方向转动,严禁电机带泵反转,否则叶轮将脱落而造成事故; (5)直联传动时,泵轴和电机轴应jing确对中,以免引起振动和磨损; (6)在泵的吸入管处装一段可拆卸的短管或伸缩节,其长度应足以拆开泵盖和更换易损件,以便于泵的;(4)脱开电联器,开动电机,检查电机转动方向,应保证泵轴按泵体上所标记的箭头方向转动,严禁电机带泵反转,否则叶轮将脱落而造成事故; (5)直联传动时,泵轴和电机轴应jing确对中,以免引起振动和磨损; (6)在泵的吸入管处装一段可拆卸的短管或伸缩节,其长度应足以拆开泵盖和更换易损件,以便于泵的; ②排出管线 排出管径:排出管径与浆体性质、沉降流速有关,一般情况下,排出管径与泵的出口直径相等或稍大。 出口闸阀:出口闸阀应与排出管径相同。 压力表:位于泵出口和di一个阀门之间的直管段上。 ③泵管路配置注意事项 管路布置如图5所示:②排出管线 排出管径:排出管径与浆体性质、沉降流速有关,一般情况下,排出管径与泵的出口直径相等或稍大。 出口闸阀:出口闸阀应与排出管径相同。 压力表:位于泵出口和di一个阀门之间的直管段上。 ③泵管路配置注意事项 管路布置如图5所示:
  • (四) 泵不可在较低或零流量点或在其他可能引起泵送介质汽化的情况下运转,否则将因为压力巨增而可能造成设备人身事故。 (五) 维修或泵送期间,内部真空的泵必须隔离,如果不能完好隔离,可能使叶轮变为“飞轮”,从而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 n-left:0cm;mso-para-margin-left:0gd; text-indent:28.0pt;mso-char-indent-count:2.0'>装皮带或联轴器之前,必须检查转动方向,因为不正确的转动方向将使泵在运转中损坏或个别零件的损坏。 (三) 未经专门人员许可,不得使泵超出原来销售时规定的工况运转,否则将导致设备或人身事故。 (四) 泵不可在较低或零流量点或在其他可能引起泵送介质汽化的情况下运转,否则将因为压力巨增而可能造成设备人身事故。 (五) 维修或泵送期间,内部真空的泵必须隔离,如果不能完好隔离,可能使叶轮变为“飞轮”,从而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 n-left:0cm;mso-para-margin-left:0gd; text-indent:28.0pt;mso-char-indent-count:2.0'>装皮带或联轴器之前,必须检查转动方向,因为不正确的转动方向将使泵在运转中损坏或个别零件的损坏。 (三) 未经专门人员许可,不得使泵超出原来销售时规定的工况运转,否则将导致设备或人身事故。 (2)泵的安装找正 卧式泵机组应采用二次灌浆法进行安装。安装后,机组的中心线应与地基中心线一致;机组的中心高与设计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mm,机组的水平允差为0.1/1000 。(2)泵的安装找正 卧式泵机组应采用二次灌浆法进行安装。安装后,机组的中心线应与地基中心线一致;机组的中心高与设计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mm,机组的水平允差为0.1/1000 。 (3) 泵进出口管段的配置及要求 ①吸入管线 吸入管径:吸入管径应与泵的进口直径相同或比泵进口直径稍大,原则是既避免泵产生汽蚀,又不能使浆体在管路中形成沉积。 吸入口闸阀:为便于维修泵,应设吸入口闸阀,其直径与吸入管径相同。在泵的吸入口与吸入管之间应设伸缩节,以便拆装泵。 (3) 泵进出口管段的配置及要求 = 1 ﹨* GB3 ①吸入管线 吸入管径:吸入管径应与泵的进口直径相同或比泵进口直径稍大,原则是既避免泵产生汽蚀,又不能使浆体在管路中形成沉积。 吸入口闸阀:为便于维修泵,应设吸入口闸阀,其直径与吸入管径相同。在泵的吸入口与吸入管之间应设伸缩节,以便拆装泵。
  • 1.ZJ型渣浆泵的结构特征与型号 (1)ZJ型渣浆泵的结构特征 ① 泵头部分 ZJ型渣浆泵的泵头部分包括泵壳、叶轮和轴封装置。泵头与托架用螺栓联结。根据需要,泵的出水口位置可按45°间隔旋转八个不同的角度安装使用。 1.ZJ型渣浆泵的结构特征与型号 (1)ZJ型渣浆泵的结构特征 ① 泵头部分 ZJ型渣浆泵的泵头部分包括泵壳、叶轮和轴封装置。泵头与托架用螺栓联结。根据需要,泵的出水口位置可按45°间隔旋转八个不同的角度安装使用。 5.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进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6.经常检查轴封水和冷却水的压力及流量是否合适,可采用检查轴封水管阀门开启度或检测填料箱温度的方法,温度高时说明供水量不足。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填料的泵,每天应定期加油一至二次,确保填料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5.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进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6.经常检查轴封水和冷却水的压力及流量是否合适,可采用检查轴封水管阀门开启度或检测填料箱温度的方法,温度高时说明供水量不足。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填料的泵,每天应定期加油一至二次,确保填料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4. 泵的试运行 泵机组在安装调整好之后,即可进行试运行。有条件的用户,应首先使用清水进行试运行,运行正常后再输送渣浆。 (1)单级泵的启动 ①开启轴封水和冷却水,将压力调整到规定值; ②将进口阀门完全开启; ③开启注水阀门向泵内注水(倒灌泵不需注水); ④将出口阀门开度调整到1/4; ⑤启动机组。待转速正常后,开启出口压力表,若压力正常稳定,即可缓慢开启出口阀门,直到完全开启或满足工况要求为止。 注意:在全开出口阀门的状态下启动泵会造成电机超载;采用关小进口阀门控制流量会造成泵汽蚀,应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