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机械网! 登录或加入
机械网
热搜机床轴承齿轮
产品目录: 机械行业设备
产品列表
  • 三、转子部件的拆装 转子部件主要有泵轴、叶轮和平衡盘等。水泵能否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与转子的结构、平衡精度及装配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这几个主要部件的检修工艺进行介绍。 1、泵轴 轴是水泵的重要部件,它不仅支承着转子上的所有零部件,而且还承担着传递扭矩的作用。 (1)泵轴的检查与更换 泵解体后,对轴的表面应先进行外观检查,通常是用细砂布将轴略微打光,检查是否有被水冲刷的沟痕、两轴颈的表面是否有擦伤及碰痕。若发现轴的表面有冲蚀,则应做专门的修复。在检查中若发现下列情况,则应更换为新轴: 1) 轴表面有被高速水流冲刷而出现的较深的沟痕,特别是在键槽处。 2) 轴弯曲很大,经多次直轴后运行中仍发生弯曲者。 (2)轴弯曲的测量方法及校正 结构特点: D型泵系卧式、单级、分段式多级离心泵,吸入口为水平方向,吐出口为垂直向上。泵的进水段、中段、出水段等泵壳体部分通过拉紧螺栓联结成一体,并根据泵的扬程选择泵的级数。 该系列泵转子部分主要由轴及安装在轴上的叶轮、轴套、平衡盘等零件组成,其中叶轮的数量根据泵的级数而定,轴上零件通过平键和轴螺母坚固使之与轴联为一体。整个转子由两端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支承。轴承按型号不同而定,均不承受轴向力,其轴向力由平衡盘平衡,并且在泵端安装有平衡盘磨损指示器,以监视平衡盘磨损情况。 2、 泵体的拆卸 在分解两侧的上轴瓦并测量其间隙和紧力后,即可取出油挡。再退出填料压盖,取出盘根及水封 环,然后即可将轴承座取下。对DG 型水泵,应先由出水侧开始解体,基本顺序为: (1) 首先松开大螺母并取下拉紧泵体的穿杠螺栓,然后依次拆下出口侧填料室及动、静平衡盘部件。拆除的同时,要做好测量这些部件的调整套、齿形垫等的尺寸的工作。 (2) 拆下出水段的连接螺栓,并沿轴向缓缓吊出出水段,然后退出末级叶轮及其传动键、定距轴套,接着可逐级拆出各级叶轮及各级导叶、中段。拆出的每个叶轮及定距轴套都应做好标记,以防错装。 (3) 在拆卸叶轮时,需用定位片测量叶轮的出口中心与其进水侧中段的端面距离,如图所示。
  • 2.4轴承部分 除MD6-25、MD12-25型泵轴承采用《GB/T292-94》角接触球轴承以外,其余泵型的整个转子由两端的圆柱滚子轴承《GB/T283-94》支承;轴承采用3号通用锂基润滑脂润滑。由于MD6-25、MD12-25型泵轴承采用了《GB/T292-94》角接触球轴承,所以转子无轴向窜动量,其余泵型的转子应有轴向窜动量。 2.5平衡部分 由于叶轮前后盖板受压面积不等,产生轴向力,此轴向力由平衡装置承担。泵的平衡装置由平衡盘、平衡套、平衡环组成。泵的平衡室由吐出段(出水段)、填料函体(尾盖)、平衡水管部件所组成,平衡水管部件jue对不允许堵塞,可用闸阀调节平衡水管部件内水的流动。 2、 导叶 多级泵的导叶若采用不锈钢材料,则一般不会损坏;若采用锡青铜或铸铁,则应隔2~3年检查一次冲刷情况,必要时更换新导叶。凡是新铸的导叶,在使用前应用手砂轮将流道打磨光滑,这样可提高效率2%~3%。此外还应检查导叶衬套(应与叶轮配合在一起)的磨损情况,根据磨损的程度来确定是整修还是更换。导叶与泵壳的径向配合间隙为0.04~0.06mm,过大时则会影响转子与静止部件的同心度,应当予以更换。用来将导叶定位的定位销钉与泵壳的配合要过盈0.02~0.04mm,销钉头部与导叶配合处应有1.0—1.5mm的调整间隙。导叶在泵壳内应被适当地压紧,以防高压泵的导叶与泵壳隔板平面被水流冲刷。通常,压紧导叶的方法是在导叶背面叶片的肋上钻孔,加装3~4 个紫铜钉(尽量靠近导叶外缘,沿圆周均布),如图2-5 所示,利用紫铜钉的过盈量使导叶与泵壳配合面密封。加装的紫铜钉一般应高出背面导叶平面0.50~0.80mm。 (二) 安 装: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水泵和电机。 2) 准备工具及起重机械。 3) 检?机器的基础。 2、安装顺序: 1) 整套水泵运到现场,附带底座者已装好电动机,找平底座?可不必卸下水泵和电机。 2) 将底座放在地基上,在地脚螺钉附近垫楔形垫铁,将底座垫高约20?40毫米,准备找平后填充水螺浆之用。 3) 用水平仪检?底座的水平度,找平后扳紧地脚螺母用水泥浆填充底座。 4) 经3?4天水泥干固后,再检?一下水平度。 5) 将底座的支持平面、水泵脚、电机脚的平面上的污物洗清除;,,并把水泵和电机放到底座上。 6) 调整泵轴水平,找平后适当上紧螺母,以防走动,待调节完毕后再安装电机,在不合水平处垫以铁板, 泵和联轴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 7) 把平尺放在联轴器上,检?水泵轴心线与电机轴心线是否重合,若不重台,在电机或泵的脚下垫以薄片,使两个联轴器外圆与平尺相平,然后取出垫的几片薄铁片,用经过刨制的整块铁板来代替铁片,并重新检?安装情况。 为了检查安装的精度,在几个相反位置上用塞尺,测量两联轴器平面的间隙,联轴器平面一周上zui大和ui小间隙差数不得超过0.3毫米,两端中心线上下或左右的差数不得超过0.1毫米。
  • 混流泵使用性能与离心泵、轴流泵区别 混流泵从结构、外形都介于轴流泵和离心泵之间;混流泵的抽水原理,叶轮 的高速旋转,既有轴流泵的推升力,又产生离心泵的离心力,混流泵靠这两种 力的混合作用而抽水。混流泵的使用性能也是介乎于轴流泵和离心泵之间,它和 轴流泵比较,扬程高一些,但流量小一些;它与离心泵比较,扬程低一些,而流 量又大一些; 。这对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泵型选用。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 离心泵基本构造 上诚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 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 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 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本公司产品采用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处理,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二、D型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供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送水、采暖、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尤其适用于小型锅炉给水。 本公司产品采用计算机设计和优化处理,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完善的检测手段,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二、D型多级离心泵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供水,园林喷灌、消防增压、远距离送水、采暖、浴室等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尤其适用于小型锅炉给水。 泵在运行中允许转子在泵壳中轴向游动,该型泵一般采用滚动轴承、干油润滑结构(D85-67、D155-67型泵可采用滑动轴承、稀油润滑结构,也可采用滚动轴承、干油润滑结构)。 该系列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原动机方向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泵在运行中允许转子在泵壳中轴向游动,该型泵一般采用滚动轴承、干油润滑结构(D85-67、D155-67型泵可采用滑动轴承、稀油润滑结构,也可采用滚动轴承、干油润滑结构)。 该系列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原动机方向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泵在运行中允许转子在泵壳中轴向游动,该型泵一般采用滚动轴承、干油润滑结构(D85-67、D155-67型泵可采用滑动轴承、稀油润滑结构,也可采用滚动轴承、干油润滑结构)。 该系列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原动机方向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 6、 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2、结构特征 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为两端支承,壳体部分为节段式,泵的传动方式是通过柱销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结,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泵的结构见图1。 2、结构特征 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为两端支承,壳体部分为节段式,泵的传动方式是通过柱销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结,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泵的结构见图1。 2、结构特征 MD型煤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为两端支承,壳体部分为节段式,泵的传动方式是通过柱销弹性联轴器与电机联结,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泵的结构见图1。 支撑水泵轴的轴承用润滑脂润滑,因此要防止冷却液泄漏到润滑脂造成润滑脂乳化,同时还要防止润滑脂的泄漏。水泵防止泄漏的密封措施有水封和密封垫。水封动密封环与轴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叶轮与轴承之间,水封静密封座紧紧的压装在水泵的壳体上,从而达到密封冷却液的目的。 水泵壳体通过密封垫与发动机相连,并支撑着轴承等运动部件。水泵壳体上还有泄水孔,位于水封与轴承之间。一旦有冷却液漏过水封,可从泄水孔泄出,以防止冷却液进入轴承腔而破坏轴承润滑并导致部件锈蚀。如果发动机停止后仍有冷却液漏出,则表明水封已经损坏
  • 一、什么是水泵?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水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水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水泵、动力式水泵和其他类型水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水泵和水轮水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水泵和多级水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水泵和计量水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水泵、油水泵和泥浆水泵等。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安装在泵壳2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在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转子部分:主要由轴、叶轮、平衡盘和轴套等组成。轴向力由平衡盘平衡。 轴承:D、DG多级泵主要由轴承体、轴承和轴承压盖等组成,轴承用油脂或稀油润滑。 轴封:D、DG多级泵采用软填料密封,主要由进水段和尾盖上的密封函体、填料、挡水圈等组成。 D 型泵水封水来源于泵内的压力水。 DG 型泵水封水来源于外部供水。 传动:D、DG多级泵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原动机端看泵,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转子部分:主要由轴、叶轮、平衡盘和轴套等组成。轴向力由平衡盘平衡。 轴承:D、DG多级泵主要由轴承体、轴承和轴承压盖等组成,轴承用油脂或稀油润滑。 轴封:D、DG多级泵采用软填料密封,主要由进水段和尾盖上的密封函体、填料、挡水圈等组成。 D 型泵水封水来源于泵内的压力水。 DG 型泵水封水来源于外部供水。 传动:D、DG多级泵泵通过弹性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原动机端看泵,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 外供水润滑则需要独立的润滑水供水系统,水泵结构上必须设置内接管在启动之前保证内接管内充满润滑水且需要不断补充。轴承材质除了上述才之外,还可选择橡胶轴承。在输送介质水或含砂量大时采用此种润滑形式。外供水润滑则需要独立的润滑水供水系统,水泵结构上必须设置内接管在启动之前保证内接管内充满润滑水且需要不断补充。轴承材质除了上述才之外,还可选择橡胶轴承。在输送介质水或含砂量大时采用此种润滑形式。 轴流泵靠旋轮叶轮的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线方向输送的泵,有立式、卧式、斜式及贯流式数种。中国从1961年起先后研制了大型轴流泵共664台套。其比转数n分别为500、700、850、1000、1250、1400、1600等;转轮直径为1.6m、2.0m、2.8m、3.0m、3.1m、4.0m及4.5m。在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建成大型轴流泵站共114座,总装机容量63万kW。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 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 4. 立式混流泵的主要零部件 立式混流泵零部件(如图2)包括吸入锥管、导流壳、连接管、出水弯管、叶轮、主轴、推力轴承、导轴承、底板、电机架等。叶轮结构复杂,大型混流泵叶轮铸件。壳体可以使铸件,也可以是焊接件。轴为锻件。 轴流泵叶轮装有2~7个叶片,在圆管形泵壳内旋转。叶轮上部的泵壳上装有固定导叶,用以消除液体的旋转运动,使之变为轴向运动,并把旋转运动的动能转变为压力能。轴流泵通常是单级式,少数制成双级式。流量范围很大,为180~360万立方米/时;扬程一般在20米以下。轴流泵一般为立式,叶轮浸没在水下面,也有卧式或斜式轴流泵。小型轴流泵的叶轮安装位置高出水面时,需要用真空泵排气引水启动。轴流泵的叶片分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结构。立式混流泵具有离心泵和轴流泵的中间特性。因此,可以说是适合大流量、中扬程工况的泵。立式混流泵在电厂循环水系统、水处理系统、城市给排水系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结构上、性能上的优越性也得到充分体现。其结构形式也就是上诸多形式的组合,根据特定的使用条件选择适合使用的结构,有利于减小运行维护的成本。 立式混流泵具有离心泵和轴流泵的中间特性。因此,可以说是适合大流量、中扬程工况的泵。立式混流泵在电厂循环水系统、水处理系统、城市给排水系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结构上、性能上的优越性也得到充分体现。其结构形式也就是上诸多形式的组合,根据特定的使用条件选择适合使用的结构,有利于减小运行维护的成本。
  • 轴流泵靠旋轮叶轮的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线方向输送的泵,有立式、卧式、斜式及贯流式数种。中国从1961年起先后研制了大型轴流泵共664台套。其比转数n分别为500、700、850、1000、1250、1400、1600等;转轮直径为1.6m、2.0m、2.8m、3.0m、3.1m、4.0m及4.5m。在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建成大型轴流泵站共114座,总装机容量63万kW。 混流泵是一种“拉出”式结构泵,在检查和拆卸叶轮和轴封时,毋须将与泵体相连接的管路拆开。装有精密加工的泵轴,装有稀油润滑的轴承,在填料函盖中装有防护轴套。轴承箱的油位,可由恒位油杯来控制。 泵体的支脚,可承受来自管路的任何载荷,并直接传递给基础。这样,转子不会因为泵承受受载荷而产生弯曲,从而保证轴承的zui佳使用寿命。 由于较大的过流面积,从而减少阻塞。 泵的旋转方向,从驱动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动力驱动可采用电动机或内燃机。 泵装置上可以配备完整的放气装置,有利于吸入管路的排气。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 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 4. 立式混流泵的主要零部件 立式混流泵零部件(如图2)包括吸入锥管、导流壳、连接管、出水弯管、叶轮、主轴、推力轴承、导轴承、底板、电机架等。叶轮结构复杂,大型混流泵叶轮铸件。壳体可以使铸件,也可以是焊接件。轴为锻件。 产品特点 1、 可输送清水、轻度污水,介质温度可达40℃,pH 值4-10; 2、 优秀水利模型,制作精良,保证了用户的性能要求; 3、 双重机械密封,可靠的防止漏水,大型泵因轴向力大,采用专用推力轴承,结构设计合理,润滑充分,散热良好,轴承使用寿命长; 4、 电机采用 F 级绝缘,耐高温,设有温度保护、监测、渗漏等报警装置; 5、 能配套一控二至一控四的控制模式电控柜,可实现出现故障时泵自动关闭、备用泵自动启动;保留故障信号(自诊断)等功能,保证了运行的高可靠性; 6、 机泵潜入水中,冷却条件好,机泵运行平衡性好,稳定、振动小、噪音低; 7、 用户可根据需求,设计地下泵站,改善环境风貌;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 级数形式 单级多级指的是单体泵叶轮和导流壳的数量,立式混流泵大多用在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因此,通常都为单级(如图5),但为满足高压力的要求,可做成多级(如图6),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多级泵可以得到更大的扬程。多级泵的结构更复杂,设计压力高,配用功率也更高。 级数形式 单级多级指的是单体泵叶轮和导流壳的数量,立式混流泵大多用在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因此,通常都为单级(如图5),但为满足高压力的要求,可做成多级(如图6),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多级泵可以得到更大的扬程。多级泵的结构更复杂,设计压力高,配用功率也更高。 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外供水润滑则需要独立的润滑水供水系统,水泵结构上必须设置内接管在启动之前保证内接管内充满润滑水且需要不断补充。轴承材质除了上述才之外,还可选择橡胶轴承。在输送介质水或含砂量大时采用此种润滑形式。外供水润滑则需要独立的润滑水供水系统,水泵结构上必须设置内接管在启动之前保证内接管内充满润滑水且需要不断补充。轴承材质除了上述才之外,还可选择橡胶轴承。在输送介质水或含砂量大时采用此种润滑形式。
  • 润滑形式 立式混流泵大多采用水润滑导轴承,有自润滑和外供水润滑两种形式。自润滑,是通过水泵自身输送的介质对轴承进行润滑。由于在启动时泵内未充满水,因此,这种润滑形式要求导轴承满足短时间的无润滑运行。目前常用的满足干摩擦启动的轴承有赛龙、AR-1等合成树脂,还有石墨、陶瓷等天然材料。水泵输送介质为清洁水时,使用这种润滑形式,无需外接水,安装检修方便。 混流泵使用性能与离心泵、轴流泵区别 混流泵从结构、外形都介于轴流泵和离心泵之间;混流泵的抽水原理,叶轮 的高速旋转,既有轴流泵的推升力,又产生离心泵的离心力,混流泵靠这两种 力的混合作用而抽水。混流泵的使用性能也是介乎于轴流泵和离心泵之间,它和 轴流泵比较,扬程高一些,但流量小一些;它与离心泵比较,扬程低一些,而流 量又大一些; 。这对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泵型选用。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