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机械网! 登录或加入
机械网
热搜机床轴承齿轮
产品目录: 机械行业设备
产品列表
  • 混流泵与卧式离心泵和轴流泵相比,其扬程低,流量大,所以叶轮形状比较特殊。由于叶轮的进口直径与出口直径相差较小,流道宽度与出口直径的比例相对较大,因此蜗壳的相对宽度比离心泵大。叶片从进口到出口均为扭曲形,叶片出口边倾斜,工作时产生离心力和推力,水流从叶轮出口流出的方向,既不是径向(如离心泵),也不是轴向(如轴流泵),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斜向,故混流泵也称为斜流泵。混流泵叶轮的形状。低比转数叶轮是封闭的,有前后盖板,与离心泵叶轮类似;高比转数叶轮是开敞式的,与轴流泵类似。 8、 泵站规模小,土建、建筑结构简单,投资大为减少,可减省泵站工程造价的30%-40%; 9、 机泵一体化,安装维修省时省工,节省费用; 10、 产品成系列,水泵高效区宽,符合用户工况,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 11、 管理方便,管理,运行费用小; 12、 便于实现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 8、 泵站规模小,土建、建筑结构简单,投资大为减少,可减省泵站工程造价的30%-40%; 9、 机泵一体化,安装维修省时省工,节省费用; 10、 产品成系列,水泵高效区宽,符合用户工况,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 11、 管理方便,管理,运行费用小; 12、 便于实现远程控制和无人值守。 按混流泵出水室的不同,混流泵有蜗壳式和导叶式两种类型。蜗壳式混流泵有卧式和立式之分,其中以卧式应用较多;导叶式混流泵也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混流泵与立式轴流泵类似。按混流泵出水室的不同,混流泵有蜗壳式和导叶式两种类型。蜗壳式混流泵有卧式和立式之分,其中以卧式应用较多;导叶式混流泵也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混流泵与立式轴流泵类似。按混流泵出水室的不同,混流泵有蜗壳式和导叶式两种类型。蜗壳式混流泵有卧式和立式之分,其中以卧式应用较多;导叶式混流泵也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混流泵与立式轴流泵类似。按混流泵出水室的不同,混流泵有蜗壳式和导叶式两种类型。蜗壳式混流泵有卧式和立式之分,其中以卧式应用较多;导叶式混流泵也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中立式混流泵与立式轴流泵类似。
  •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产品特点 1、 可输送清水、轻度污水,介质温度可达40℃,pH 值4-10; 2、 优秀水利模型,制作精良,保证了用户的性能要求; 3、 双重机械密封,可靠的防止漏水,大型泵因轴向力大,采用专用推力轴承,结构设计合理,润滑充分,散热良好,轴承使用寿命长; 4、 电机采用 F 级绝缘,耐高温,设有温度保护、监测、渗漏等报警装置; 5、 能配套一控二至一控四的控制模式电控柜,可实现出现故障时泵自动关闭、备用泵自动启动;保留故障信号(自诊断)等功能,保证了运行的高可靠性; 6、 机泵潜入水中,冷却条件好,机泵运行平衡性好,稳定、振动小、噪音低; 7、 用户可根据需求,设计地下泵站,改善环境风貌; 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 4. 立式混流泵的主要零部件 立式混流泵零部件(如图2)包括吸入锥管、导流壳、连接管、出水弯管、叶轮、主轴、推力轴承、导轴承、底板、电机架等。叶轮结构复杂,大型混流泵叶轮铸件。壳体可以使铸件,也可以是焊接件。轴为锻件。
  • 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 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混流泵的比转速高于离心泵,低于轴流泵,一般在300-500之间。它的扬程比轴流泵高,但流量比轴流泵小,比离心泵大。 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混流泵的比转速高于离心泵,低于轴流泵,一般在300-500之间。它的扬程比轴流泵高,但流量比轴流泵小,比离心泵大。 混流泵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混流泵的比转速高于离心泵,低于轴流泵,一般在300-500之间。它的扬程比轴流泵高,但流量比轴流泵小,比离心泵大。 注意事项 1、试运行时,应检查链接部位,保证各连接部位无松动现象。 2、电器、仪表工作正常;油路、气路、水路各系统管道不得有渗漏;压力、液压正常。 3、经常检查进水口附近是否有漂浮物,防止进水口发生堵塞。 4、轴流泵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5度。 5、随时注意水泵的声音和振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注意事项 1、试运行时,应检查链接部位,保证各连接部位无松动现象。 2、电器、仪表工作正常;油路、气路、水路各系统管道不得有渗漏;压力、液压正常。 3、经常检查进水口附近是否有漂浮物,防止进水口发生堵塞。 4、轴流泵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5度。 5、随时注意水泵的声音和振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 工作原理 设将此机翼悬挂在流体中,流体以一定的速度流过时,翼面发生负压,翼背发生正压,其正、负压力的大小与翼形及迎角(翼背与液流方向之倾角)以及流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如果流体不动,而机翼以相等速度在流体中运动时,则翼背和翼面受到与前相同的正压和负压,即翼面(机翼上面)为负翼背为正压。在此压力作用下机翼将获得升力。 如果将机翼形的桨叶固定在转轴上,形成螺旋桨,并使之不能沿轴向移动,则当转轴高速旋转时,翼面(螺旋桨下侧)因负压而有吸流作用,翼背因正压而有排流作用,如此一吸一排造成了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这就是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通常所说的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是根据介质流经叶轮的方向来分类的,一般进水方向都为轴向,出水方向则各自不同,离心泵介质延径向流出,轴流泵介质由轴向流出,而两者兼而有之的我们称为混流泵。以前,水泵结构为卧式,但从轴流泵开发以后,便出现立式结构。 大型轴流泵的使用工况(主要指流量)在运行中常需要作较大的变动,调节叶片的安装角可使泵在不同工况下保持在高效率区运行。小型泵的叶片安装角一般是固定的。轴流泵属于动力式泵中比转数zui高的一种,比转数为 500~1600。泵的流量-扬程、流量-轴功率特性曲线在小流量区较陡,故应避免在这一不稳定的小流量区运行。轴流泵在零流量时的轴功率zui大,因此泵在启动前必须先打开排出管路上的阀,以减小启动功率。轴流泵主要适用于低扬程、大流量的场合,如灌溉、排涝、船坞排水、运河船闸的水位调节,或用作电厂大型循环水泵。扬程较高的轴流泵(必要时制成双级)可供浅水船舶的喷水推进之用。
  • 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大致分为以下3种,(a)半地下单基础式,(b)基础下吐出的单基础式,(c)双基础式。图1中的3种安装形式是一般的安装形式。这些安装形式中,(a)适合于口径比较小的泵;(b)适合于大、中口径的双重壳体的泵(以后陈述),这是比较稳定的安装形式;(c)适合于大口径的泵。 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混流泵的结构是介于离心泵与轴流泵之间的一种泵型。其扬程适中,流量较大,适用范围广,是平原河网地区及微丘地区的好泵型。轴流泵靠旋轮叶轮的叶片对液体产生的作用力使液体沿轴线方向输送的泵,有立式、卧式、斜式及贯流式数种。中国从1961年起先后研制了大型轴流泵共664台套。其比转数n分别为500、700、850、1000、1250、1400、1600等;转轮直径为1.6m、2.0m、2.8m、3.0m、3.1m、4.0m及4.5m。在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广东、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建成大型轴流泵站共114座,总装机容量63万kW。
  • 产品特点 1、 可输送清水、轻度污水,介质温度可达40℃,pH 值4-10; 2、 优秀水利模型,制作精良,保证了用户的性能要求; 3、 双重机械密封,可靠的防止漏水,大型泵因轴向力大,采用专用推力轴承,结构设计合理,润滑充分,散热良好,轴承使用寿命长; 4、 电机采用 F 级绝缘,耐高温,设有温度保护、监测、渗漏等报警装置; 5、 能配套一控二至一控四的控制模式电控柜,可实现出现故障时泵自动关闭、备用泵自动启动;保留故障信号(自诊断)等功能,保证了运行的高可靠性; 6、 机泵潜入水中,冷却条件好,机泵运行平衡性好,稳定、振动小、噪音低; 7、 用户可根据需求,设计地下泵站,改善环境风貌; 工作原理 设将此机翼悬挂在流体中,流体以一定的速度流过时,翼面发生负压,翼背发生正压,其正、负压力的大小与翼形及迎角(翼背与液流方向之倾角)以及流体速度的大小有关。 如果流体不动,而机翼以相等速度在流体中运动时,则翼背和翼面受到与前相同的正压和负压,即翼面(机翼上面)为负翼背为正压。在此压力作用下机翼将获得升力。 如果将机翼形的桨叶固定在转轴上,形成螺旋桨,并使之不能沿轴向移动,则当转轴高速旋转时,翼面(螺旋桨下侧)因负压而有吸流作用,翼背因正压而有排流作用,如此一吸一排造成了液体(或气体)的流动。这就是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可抽形式 可抽式(如图3)带有内连接管,其结构复杂, 多用于口径较大或基础下出水等出口管路拆卸不方便的场合。在不拆除水泵与外部管路连接部件的情况下将转子部件和内接管部件拆出,由于易损件安装在可抽部分,可抽部分较之不可抽部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拆检。不可抽式(如图4)结构简单,适合于小口径、基础上出水。
  • 级数形式 单级多级指的是单体泵叶轮和导流壳的数量,立式混流泵大多用在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因此,通常都为单级(如图5),但为满足高压力的要求,可做成多级(如图6),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多级泵可以得到更大的扬程。多级泵的结构更复杂,设计压力高,配用功率也更高。 级数形式 单级多级指的是单体泵叶轮和导流壳的数量,立式混流泵大多用在大流量低扬程的场合,因此,通常都为单级(如图5),但为满足高压力的要求,可做成多级(如图6),在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多级泵可以得到更大的扬程。多级泵的结构更复杂,设计压力高,配用功率也更高。 大型轴流泵的使用工况(主要指流量)在运行中常需要作较大的变动,调节叶片的安装角可使泵在不同工况下保持在高效率区运行。小型泵的叶片安装角一般是固定的。轴流泵属于动力式泵中比转数zui高的一种,比转数为 500~1600。泵的流量-扬程、流量-轴功率特性曲线在小流量区较陡,故应避免在这一不稳定的小流量区运行。轴流泵在零流量时的轴功率zui大,因此泵在启动前必须先打开排出管路上的阀,以减小启动功率。轴流泵主要适用于低扬程、大流量的场合,如灌溉、排涝、船坞排水、运河船闸的水位调节,或用作电厂大型循环水泵。扬程较高的轴流泵(必要时制成双级)可供浅水船舶的喷水推进之用。混流泵的使用性能以工作参数来表示。例如流量、扬程、功率、效率、转速 等。在一定转速下,以流量为变量,也就是如果改变水泵的流量,则水泵的扬程 、功率和效率等都随之而变化。把这种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综合绘制成几条曲 线来表示,这就是水泵性能曲线。混流泵的性能曲线形状也是介于离心泵和轴流 泵之间,对于高扬程混流泵,其流量与扬程、流量与功率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接 近于离心泵,在使用上,可采用关闭阀门启动,这时功率zui小,动力机安全。对 于低扬程混流泵,性能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接近于轴流泵,在使用上,不宜采用 关阀启动,而应该开阀启动,这时功率比较小,电动机不容易被烧毁。
  • (二) 装皮带或联轴器之前,必须检查转动方向,因为不正确的转动方向将使泵在运转中损坏或个别零件的损坏。 (三) 未经专门人员许可,不得使泵超出原来销售时规定的工况运转,否则将导致设备或人身事故。 (二) 装皮带或联轴器之前,必须检查转动方向,因为不正确的转动方向将使泵在运转中损坏或个别零件的损坏。 (三) 未经专门人员许可,不得使泵超出原来销售时规定的工况运转,否则将导致设备或人身事故。 (二) 装皮带或联轴器之前,必须检查转动方向,因为不正确的转动方向将使泵在运转中损坏或个别零件的损坏。 (三) 未经专门人员许可,不得使泵超出原来销售时规定的工况运转,否则将导致设备或人身事故。 5.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进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6.经常检查轴封水和冷却水的压力及流量是否合适,可采用检查轴封水管阀门开启度或检测填料箱温度的方法,温度高时说明供水量不足。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填料的泵,每天应定期加油一至二次,确保填料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5.泵内严禁进入金属物体和超过泵允许通过的大块固体,且严禁进入胶皮、棉丝、塑料布之类柔性物质,以免破坏过流部件及堵塞叶轮流道,使泵不能正常工作。 6.经常检查轴封水和冷却水的压力及流量是否合适,可采用检查轴封水管阀门开启度或检测填料箱温度的方法,温度高时说明供水量不足。对于采用润滑脂润滑填料的泵,每天应定期加油一至二次,确保填料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10 .经常检测轴承温度zui高不得超过75℃。 11 .泵连续运行800小时后应彻底更换润滑油一次。 12 .备用泵应每周转动1/4圈,以使轴均匀地承受静载荷及外部振动。 13 .若停机时间较长,再次启动前应使用反冲水冲洗泵内沉积物后方可启动。 14 .经常检查进出水管路系统支撑机构松动情况,确保支撑牢靠,泵体不受支承力。 ??在出口阀门全开的状态下同时停下各级泵,否则容易形成水锤,造成泵或管件的破坏。 ?更不得倒置。
  • 轴承组件: 泵的轴承组件采用圆筒式结构,便于调整叶轮与前护板的间隙,维修时可整体拆出。轴承采用油脂润滑。 轴封(密封): 泵的轴封型式有填料密封、付叶轮密封、 机械密封。 轴承组件: 泵的轴承组件采用圆筒式结构,便于调整叶轮与前护板的间隙,维修时可整体拆出。轴承采用油脂润滑。 轴封(密封): 泵的轴封型式有填料密封、付叶轮密封、 机械密封。 轴承组件: 泵的轴承组件采用圆筒式结构,便于调整叶轮与前护板的间隙,维修时可整体拆出。轴承采用油脂润滑。 轴封(密封): 泵的轴封型式有填料密封、付叶轮密封、 机械密封。 四、运转 1、起动 起动前按下列步骤检查整个机组: (1)泵应安放在牢固的基础上,以承受泵的重量,以及拧紧地脚螺栓,以防振动; (2)管路和阀门应加支撑,不得把管路及阀门重量压在泵上; (3)对于填料加付叶轮组合式密封或填料密封式渣浆泵,用手按泵转动方向转达轴,轴应能带动叶轮转动,不应有摩擦,否则应调整叶轮间隙。该系列泵随着工作压力的不同,托架型式也有所不同,如图3、图4所示两种结构,现逐一介绍其叶轮间隙的调整方法; (3)对采用机械密封,各级泵的轴封水压力一般要求比泵出口压力大0.1Mpa。 4、传动部分 ZGB系列渣浆泵均采用同一系列的传动部分一托架。泵轴直径大,刚性好,悬臂短,在恶劣的工况下,不会弯曲和振动。本系列产品的托架均采用稀油润滑,轴承直接安装于水平中开的托架内,拆检、调整方便,并设有水冷系统,改善了轴承的工作条件,使轴承运行在较低的温度下,大大提高了轴承寿命。
  • (3)对采用机械密封,各级泵的轴封水压力一般要求比泵出口压力大0.1Mpa。 4、传动部分 ZGB系列渣浆泵均采用同一系列的传动部分一托架。泵轴直径大,刚性好,悬臂短,在恶劣的工况下,不会弯曲和振动。本系列产品的托架均采用稀油润滑,轴承直接安装于水平中开的托架内,拆检、调整方便,并设有水冷系统,改善了轴承的工作条件,使轴承运行在较低的温度下,大大提高了轴承寿命。 机械密封型式由填料箱、间隔套、机械密封、压盖、轴套组成,见图1中5b。 ②托架部分 托架部分有水平中开式和筒式两种结构。 中开式托架有稀油润滑和油脂润滑两种型式。稀油润滑托架主要由托架体、托架盖、轴、轴承箱、轴承、轴承压盖、挡套、螺母、油封、挡水盘、拆卸环等零件组成,见图1。150ZJ及以上各泵型还带有水冷却装置。油脂润滑托架与稀油润滑托架主要区别是:增加了嵌入透盖和油杯,去掉了水冷却装置,见续图1中16a。 (3)带偶合器等中间变速装置的卧式泵机组应采用分体吊装。 (4) 钢丝绳与泵体接触的部位应加垫软物防护,以免损坏泵外观或造成钢丝绳切断。(3)带偶合器等中间变速装置的卧式泵机组应采用分体吊装。 (4) 钢丝绳与泵体接触的部位应加垫软物防护,以免损坏泵外观或造成钢丝绳切断。 (3)带偶合器等中间变速装置的卧式泵机组应采用分体吊装。 (4) 钢丝绳与泵体接触的部位应加垫软物防护,以免损坏泵外观或造成钢丝绳切断。
  • (2)装油池M16×1.5六角螺塞及油标,并在油标盘上通过圆心划一0.2~0.5mm水平线涂上红漆,以示油位。 (3)装油池冷却器部件及水冷腔盖(盖下垫2mm胶垫。注:有的泵无此盖)。 (4)轴组件与托架装配 吊起主轴两端,将主轴组件装进托架的配合孔内,吊起托架盖,在托架接合面的青壳纸上涂上耐油密封胶后,合上托架盖。轴承箱法兰里端面与托架端面的间隙先预留成3mm。打进锥销,预紧螺栓。 4.后泵壳及后护板部分的安装: (1)将后泵壳安装在托架上。(注:大修时建议zui好不要将后泵壳从托架上卸下) (2)在轴套上装密封胶圈并将其装在轴上,而后在轴套上装上填料压盖和水封环。 (3)安装填料箱并将密封圈装在槽内、装副叶轮密封圈并装上副叶轮。 (4)先装好后护板双头螺柱,用吊装工具将后护板吊起,装在后泵壳上,拧紧螺栓。测量后护板内孔与副叶轮轮彀的间隙是否均匀,盘车观察是否有摩擦之处。 8.其他零件装配 (1)装联轴器或皮带轮。 (2)电机与泵找正后,检验电动机转向,无误后再装联轴器柱销与胶圈或上皮带。 (3)装好联轴器罩或皮带轮罩。 (4)按填盘根要求装好填料。 (5)拧紧机械密封压盖螺栓。 8.其他零件装配 (1)装联轴器或皮带轮。 (2)电机与泵找正后,检验电动机转向,无误后再装联轴器柱销与胶圈或上皮带。 (3)装好联轴器罩或皮带轮罩。 (4)按填盘根要求装好填料。 (5)拧紧机械密封压盖螺栓。
  • (1) 轴承装配注意事项 ① 必须使用经检验认定为合格的轴承。 ② 检查轴承内径、外径、宽度、滚道两端面的平行度及表面的粗糙度以及有无锈蚀、斑点、等缺陷,转动是否灵活; ③对于角接触轴承、双列调心轴承要分别检查轴承游隙,找出滚珠滚道中心,并根据内圈相对外圈的高低决定是否加垫及加垫厚度,加垫厚度按保证轴承标准游隙确定。向心推力轴承不得反装。 ④装配可拆卸(内外圈分离式)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乱。 ⑤对于可调头装配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5)前轴承压盖装油封,垫青壳纸,装在轴上用螺栓与托架联接起来。 (6)检查后轴承压盖止口与轴承箱止口处的间隙尺寸,可采用修车压盖止口高度,或采用加垫的方法来保证压盖与轴承间留0.05-0.10mm间隙。处理好后,后轴承压盖装油封,垫青壳纸,装在轴上,用螺栓与轴承箱连接起来。 (7)装上挡水盘和拆卸环。装拆卸环时,螺栓孔内须加入少量润滑脂,拆卸环要压紧挡水盘。 (8)装轴承箱上的调节螺栓和紧定螺钉。 (9)轴上装磁力百分表,检测托架与后泵壳联结的半圆定位孔及端面与轴回转中心的同轴度及垂直度,均不能大于0.25mm。 5.安装叶轮、蜗壳 (1)叶轮“T”型螺纹上涂上润滑脂,将叶轮装在轴上,拧紧,压实副叶轮。 (2)装后护板密封圈。 (3)用涡壳吊装工具将涡壳吊起,装配在后护板上,装好泵壳连接螺栓及卡板,调整好涡壳出水口顶面至后泵壳出水顶面的距离为5mm后卡住涡壳。 5.安装叶轮、蜗壳 (1)叶轮“T”型螺纹上涂上润滑脂,将叶轮装在轴上,拧紧,压实副叶轮。 (2)装后护板密封圈。 (3)用涡壳吊装工具将涡壳吊起,装配在后护板上,装好泵壳连接螺栓及卡板,调整好涡壳出水口顶面至后泵壳出水顶面的距离为5mm后卡住涡壳。